而在我们人体的细胞里,也有无数的宝藏,这些藏宝栖身的山洞其实就是囊泡。囊泡位于细胞内部,其中的宝藏可以是神经递质多巴胺、乙酰胆碱,也可以是胰岛素、大麻素,还可以是肽类、氨基酸等,这些都与人类正常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
像搬砖一样搬运宝藏——肌球蛋白
囊泡内的宝藏需要释放到细胞外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囊泡的运输就成了细胞最基本生理活动之一。这一过程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由细胞内的ATP酶肌球蛋白提供的。下图中弯腰搬砖,哦不对,是搬囊泡的“小人”就是肌球蛋白了。肌球蛋白能扛着囊泡,沿细胞内的纤维丝行走,将囊泡搬运至细胞膜表面。
囊泡在细胞内像一个篮球,结构封闭,没有开口。当囊泡运输到细胞膜后,如何将其内部的宝藏释放到细胞膜外呢?是谁在关键时刻喊出了类似“芝麻开门”的咒语,打开了囊泡和细胞膜之间的融合孔洞呢?
“芝麻开门”咒语的药引——钙离子
研究发现,是钙离子吹响了冲锋的号角,最终打开了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孔的开关。
例如,在神经元中,当动作电位来临,钙离子通过电压门控钙通道进入细胞质中,诱导位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中。
同样的,在胰岛β细胞中,在细胞膜发生去极化时,钙离子通过电压门控钙通道进入细胞质中,诱导包裹胰岛素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从而将胰岛素释放到细胞外,发挥调节血糖的功能。
钙离子作为一个结构超级简单的二价阳离子,是怎样执行如此复杂的功能呢?原来,这要归功于细胞内的两个分子机关,一个叫突触结合蛋白(Synaptotagmin),另一个叫核心蛋白复合体(SNAREs)。正是利用这两个机关,钙离子才能够运用神奇的“咒语”,开启囊泡内的宝藏。
囊泡锚定细胞膜——突触结合蛋白
当囊泡运输到细胞膜附近时,下一步需要钙离子开启。例如,在神经末梢,钙离子的富集主要由动作电位诱发。动作电位可以打开神经末梢上的钙离子通道,使得膜外的钙离子涌入神经末梢内部。
囊泡上的突触结合蛋白是钙离子感受器,它拥有C2A和C2B两个结构域,专门负责钙离子的感受。
突触结合蛋白和钙离子结合后,构象会发生变化,拥有了跟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结合的能力。细胞膜上的这种蛋白好似岸上的锚,而突触结合蛋白就像绳索,将船一样漂浮于大海中的囊泡,稳稳停靠在细胞膜附近。
此时,囊泡和细胞膜仍有一定的距离,囊泡需要进一步靠近细胞膜才能完成最终的融合释放。这进一步的靠近,跟细胞膜上的“锚”蛋白有关。
囊泡拉近细胞膜——核心蛋白复合体(SNARE)
“锚”蛋白是核心蛋白复合体的一个成分,名为突触融合蛋白(Syntaxin)。“锚”蛋白和另外一个位于细胞膜的蛋白(突触体神经相关蛋白25,SNAP-25)一起合称为t-SNARE。这里的t是target的首字母,意指囊泡运输最终目标——细胞膜。
相对应的,囊泡上有另外一种核心蛋白复合体成分蛋白,突触小泡膜蛋白(Synaptobrevin/VAMP),称为v-SNARE。这里的v是囊泡的英文vesicle的首字母,意指位于囊泡上的核心蛋白复合体成分。
囊泡和细胞膜最终的接触融合,是由囊泡上v-SNARE和细胞膜上的t-SNARE共同完成的。
当钙离子激活突触结合蛋白后,突触结合蛋白就能和细胞膜上t-SNARE中的“锚”蛋白发生作用,这会引起t-SNARE与v-SNARE的结合,并发生变构作用。变构过程中的t-SNARE和v-SNARE,就像拉链的两排链牙,它们在分子力的作用下,逐渐咬合在一起,最终将囊泡和细胞膜融合在一起。
具体来说,v-SNARE和t-SNARE都含有根植于细胞膜内的跨膜结构域,和伸向细胞质的α-螺旋结构。两者的α-螺旋首先在远端某一位点缠绕在一起,形成超螺旋束,在分子力的牵引下,超螺旋束的范围逐渐向α-螺旋根部跨膜端扩散。此过程中,囊泡和细胞膜的距离也被拉近。
最终,v-SNARE和t-SNARE的α-螺旋从敞开的“Y”形拉链,变成绞合在一起的“I”形拉链,囊泡膜和细胞膜也融合到了一起。
“芝麻开门”
虽然囊泡膜和细胞膜融合了,但囊泡内容物想要释放到细胞外,还需要一个打开的孔。
融合膜中间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性质疏水。而SNARE跨膜结构域的末端位于磷脂分子膜的表面,是亲水的。
囊泡膜和细胞膜融合后,跨膜结构域在“拉链”的牵引作用下位置和朝向发生改变。原本位于囊泡内和细胞外的跨膜结构域亲水末端,被迫进入疏水的融合膜内层,同时也将磷脂双分子膜的亲水面拉近融合膜内层。这就在融合膜内层形成一个亲水的通道。亲水通道进一步的扩张,便完全打通囊泡和细胞膜。之后,包裹在囊泡中的宝藏便可从这一开孔释放到细胞膜外。
总结
胞吐、神经递质释放是人体细胞最基本的生理活动,它们的基础是细胞膜融合。核心蛋白复合体SNARE是膜融合的核心蛋白机器。在钙离子和钙离子感受器的参与下,核心蛋白复合体的螺旋束发生变构,拉链一般让囊泡膜与质膜彼此融合。进一步,核心蛋白复合体的跨膜结构域在融合膜疏水层中形成融合孔,最终实现了胞吐和递质释放。膜融合的整个过程实际上需要几十个大大小小的蛋白共同参与,每个蛋白的具体功能以及作用机制仍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