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数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下,官员制度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直到唐朝确定了三省六部制,而这也是当时比较合理的制度,讲究一个互相制衡,分工合作,因此一直沿用到了清朝。
那你知道六部尚书中谁的权力最大,他们又都是分别负责什么的吗?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我有钱——户部尚书
要想看它们谁的权力大,首先要知道它们都是管什么的,职责是什么?户部主要负责天下的人口户籍与国家财政,也就是帝王口中的“钱袋子。”
三省六部制最早确立于隋唐时期,当时的户部还不叫户部,是为民部,主要负责户口、土地、赋役等事宜,只不过唐太宗李世民上位后,因为此“民”同“民”,为了避开帝王名讳,就改成了户部。
唐朝时期,户部在中央主管土地、户籍、军需、税赋、国家财政等事宜,主要负责人为户部尚书,是为正三品官职。在地方主管户籍、道路、计账、婚田之事等事,主要负责人为户曹,诸多事宜须和户部对接。
在宋代,北宋时期,户部的权限有所减小,宋代皇帝在户部的基础上又设立了度支和盐铁俩司,分走了一部分权力。直到宋神宗期间,才将其余俩司取代,重新收回权力,成为独立掌握宋代财政大权的机构。
当时户部除了财政外还负责民政、法典和赈灾、救灾等事,甚至一度成为北宋后期最主要的赈灾救灾机构。
到了南宋时期,户部更是成为国家重要的理财部门,不仅负责之前的事宜,还要兼职想办法给国家创造收入,为此就有了土地税、酒课稅、月桩钱、上供制度、经总制钱等等一系列外揽财的手段。
元朝统一中原后也基本沿用之前朝代的官职和相应的职责,但是也略有不同,它不是直接设立的六部而是分为左三部和右三部,其中户部归属左三部,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机构,那时的户部主要负责全国范围内的户籍人口统计、财税记录以及土地政令等财政方面的问题。
到了明朝就没有了三省,只剩下了六部,六部尚书的职位也由之前的三品提升到了正二品大员,负责的东西也自然多了起来。主要负责全国范围内的疆土、土地、户籍、赋税、俸饷、钱币等一系列财政方面的事宜。
到了清朝,清初之际吏部的地位是要比其余五部高的多的,因为当时清朝新立,全国大小地方都需要官员,涉及官员考核、选拔、升迁降职,上任调任等诸多事宜全部都要由吏部负责。
但是到了清朝中期,清朝稳定了下来,吏部的作用就没有那么大了,反而是主管钱财的户部的作用就突显了出来,国家稳定了就要发展,要发展就需要钱,所以户部的地位就提了起来,到中后期的清朝隐隐有六部之首的势头。
那时的皇帝需要用钱,都得经户部调往内务府,足可见其权力之大。清朝著名大臣和珅就曾做过户部尚书,由此它有那么多钱财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的来看,不管是唐宋元明清哪个朝代都设有户部,户部主管的多为人口户籍、财政收入、土地管理等三大方面的问题,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而户部尚书就相当于三部的部长,权力也算可以,但与前俩位相比,还是要略逊一筹的!
我有兵——兵部尚书
兵部主要负责天下武将的选择和任用,军机、军械、军政、军令以及兵籍等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负责军事方面的大多数问题。
兵部从唐代设立之后就一直是很重要的存在,原因无它,它有兵权啊,战争时期可以调动兵马作战,和平期间可以镇守地方保卫国家,但同时也是六部之中最受皇帝信任的,但同时也是最被皇帝忌惮的。
信任是因为它重要,能担任此官掌管天下兵马的兵部尚书必是皇帝心腹之人,忌惮是因为它掌兵,自古帝王最忌讳的就是造反,而造反首先一点就是要有兵,自然也就成了帝王眼中放心不下的存在。
唐朝时候兵部主要负责一些武将选拔、评定、兵籍、兵政、军械、军令等军事问题,于此同时兵部尚书还可以参加朝廷“高级会议”的权力,可以针对朝内外军国大事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
至于名字,一开始在唐初时期名为兵部,在唐高宗期间曾短暂改名为司戎,之后唐睿宗时期更名为夏官,主要负责与一些少数民族外交等问题,到了唐玄宗又改成了武部。
尽管名字再变,但是职责却没太多变化,只是兵部的权力随着盛唐的衰弱,地方节度使的势大,也就减少了不少。实际控制范围也就剩下京师以及中原地区和部分南方地区的一些藩镇了,其余地方均节制不了,到了末期更是成了一个摆设,“空架子”部门了,唐朝就此也走向了覆灭。
到了宋朝也差不多一样的情况,因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黄袍加身”的经历,让人极其惧怕手底下的人掌兵,这也有了后面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而兵部基本就属于摆设,只要负责一些,如仪仗、民兵管理、后勤保障、地图绘制、舆马、卤簿、军械、兵卫、等无关紧要的事情,是没有权力指挥作战的,实为“空架子。”
到了元代就更可怜了,就剩个名了,权力基本都被架空,只负责一些军事交通、信息传递、路线规划等问题,是六部中唯一一个没有实权的部门。
到了明朝,这一问题才得到改善,兵权的管理和职责都回来了,甚至还要提高。明朝废除了三省只留下了六部,六部尚书就是国家二品大员。这时的兵部恢复了原来练兵、军械、武将选拔、任命、升官、封赏以及绘制军事地图等原有职责,还额外给予了其调动大军、统筹全局、国防战略等一系列权力,尤其是在土木堡事变后,北京保卫战之时,兵部尚书的权力达到了顶峰。
至于清朝,六部尚书的职位有所提升,从正二品成为了从一品大员,但是权力却没有增大多少。清朝时的兵部主管全国军事和武将的考核、任免、提拔、军政、军令、兵籍等问题,但是这里的全国兵马不包括八旗兵,也就是说兵部管不了八旗兵,实际权力比之明朝时期要差上不少。
总的来看,不管是唐宋元明清哪个朝代同样都设有兵部,但是权力却大不相同,其中元朝时权力最小,明朝时权力最大,主要职责也略微有数变动,但是整体上还是负责兵马训练、武将选拔任免、升降、以及军政、军令、军械等军事方面的问题。
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防部、军委以及后勤部,而兵部尚书就是其中的首脑人物,之所以比户部强是因为其兵马的重要性,战争时期可以上阵杀敌封狼居胥,和平时期可护卫家国保山河无恙。
我有权——吏部尚书
吏部是主要负责天下官员的选拔、考核、提拔、罢免、调动等事务。在三省六部设立以来,吏部就始终占据着头部的地位,一直被视为六部之首,原因无它,它的权力太大了。
在唐代吏部主要负责全国各地大小官员的选拔任命,不管是选拔人才的程序还是选拔人的标准,甚至就连最后的考核和评定都是它说的算的,权力不可谓不大。
除此外它还负责官员上岗前的培训和上岗后的考核评价,也就是说人是他选的,官是他给的,提拔还是罢免还是他说了算,这基本就等同于他的门生,都要讨好其。
到了宋代,吏部的权力、地位也不曾衰减,吏部主要负责人才选拔、官员任免、官员评定考核以及监督管理官员等工作。当时的宋代因为开国君主赵匡胤的原因,出现了重文轻武的局面,所以文臣的地位待遇都很高。
而吏部恰巧还负责文人的选拔工作,选拔完的考核评定、升迁罢免、监督管理等一条龙项目,尽管到了南宋吏部的权力有所衰退,但是整体来看吏部的地位在宋代还是极高的。
元朝时基本前朝今国的制度,但是略微有些变化,吏部归属左三部,主要负责全国范围内官员的评定考评、升迁任免等人事方面的工作。虽然是当时朝内六部中最有权势的部门,但比之唐宋时期的权力还是要差上不少。
到了明朝,吏部的地位上升,其尚书成为全国最顶尖的官员之一,但是权力有所下降,成了专门管理文官的部门,只要负责一些科考内容编辑以及审核,和文职官员的升迁任免等工作。直到明朝后期内阁和首辅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吏部尚书的权力。
清朝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地位很高,权力有所下降,主要负责的还是那些工作。中小官员可以直接任免,重要的地方需要上报名单让皇帝选,选好了再交给它去处理。至于地位是极高的,就比如清朝的和珅,就是军机大臣兼吏部尚书,没少通过吏部捞油水。
总的来看,不管是唐宋元明清哪个朝代同样都设有吏部,权力都是六部之中最高的,主要其负责人才选拔、考核评定、官员任免、升降等人事方面的工作。
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组织部和部分纪委的工作,而吏部尚书就是其中的一号人物,之所以排在六部之首,那就是因为它独特的职责所有官员的升降都归它管,你有钱,你有兵,都不如我说的算。
结语
六部制度是封建时间分工协作的最好体现,每个人各司其职,国家才能越来越好,正所谓“术业有专精”,专门的人负责专门的事,效率才会更高。
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古人智慧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