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58年11月17日,都铎王朝(英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的第五位皇帝,有“血腥玛丽”之称的玛丽一世病逝。同日,玛丽一世同父异母的妹妹,伊丽莎白·都铎继承王位,后世称为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一世
新女王继位之时,都铎王朝内部正面临着极大的内忧。这一方面是来自于国内令人不安的政治宗教局势,而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经济压力——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国库空虚,王室已经不得不对外大笔举债。为了缓解新女王的财务危机,时任国务大臣的威廉·塞西尔,向新女王举荐了一名处理债务问题的专家,此人名叫托马斯·格雷欣(Thomas Gresham)。
托马斯·格雷欣生于1519年,时年39岁。他此前曾多次为王室处理过债务问题,并且曾在当时欧洲最富有的城市——比利时的安特卫普,任王室经济业务代理人多年,对国内的社会经济状况有深刻的认识。临危受命的格雷欣向女王写了一封长信。在这封信里,他通过历史事件详细阐述了一个道理:“劣币和良币(等价不等值的两种货币)绝对不能同时参与流通。否则劣币必定会驱除良币(从而导致资本外流)”而他认为,这一切正是导致今日王室经济危机的原因。
托马斯·格雷欣
格雷欣所说的劣币驱除良币的故事,最早要从1344年说起。1344年之前,英国的法定货币一直只有银币。但就在1344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正式引入了金币作为官方货币。英国从那个时候开始执行金银双本位制度,即国库既发行金币,又发行银币,并且为金银币的兑换限定了固定的官方汇率。而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侵略美洲,大量劫掠来的白银从西班牙回流欧洲,引起了整个欧洲银价的下跌。到1526年的时候,欧洲其他国家的金银兑换比率是1:14,而英国的官方金银兑换比率仍然是1:12。为了赚取差价,无数商人涌入英国,用从其他国家带来的白银在英国兑换黄金,然后将黄金带出英国后再兑回白银。商人们每跑这样一个来回,就可以赚到17%的利润。一时之间,英国黄金大量外流,形成了一次典型的劣币驱除良币事件。
但遗憾的是,当时的国王并不明白“劣币驱除良币”这个道理。1544年,伊丽莎白一世的父亲,时任多铎王朝第二任皇帝的亨利八世,还在希望通过铸造更多劣币来解决自己的财务危机。铸造劣币,就是铸造低纯度金银币。王室拥有铸币权,可以通过秘密铸造低纯度金银币,以次充好来获取暴利。接下来短时间之内,亨利八世确实通过铸造劣币获取了巨额利润。不过纸里包不住火,新币纯度被降低的事情很快被人发现,于是货币开始贬值。货币贬值之后,王室想要再重施故伎,就只得变本加厉的降低铸币纯度,铸造更劣的劣币。更劣的劣币不久之后又被发现,货币再度贬值。于是王室再铸造更劣的劣币。这样几次循环,到1551年4月的时候,新铸银币的纯度已经只剩下四分之一。如此疯狂的货币贬值很快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英国的物价上涨了四倍,大众生活水平受到重创。最让王室头疼的是,英国的国际商誉受到了广泛质疑。对一个重商国家来说,“商誉”便是国本,一旦动摇,后果难以承受。在这种情况下,王室被迫重新提高货币纯度。1551年开始,新铸的银币纯度回到了0.924。
亨利八世
但是,因为当时没有“劣币驱除良币”这一概念,所以从1544年亨利八世开始铸造劣币以来,市场上就一直是劣币与良币共存。按照国内法律,劣币与良币等值,于是人们做了很简单的事——花出劣币,留下良币,大量的良币被融化成银块。到1551年,市场上的良币已经非常少见。而当王室重新开始铸造良币时,反而加剧了国家财产的流失。因为流入市场的良币迅速的被劣币取代,人们把良币留下,然后用劣币支付国家的税款和各种收费。在劣币流通的市场,铸造良币成了一种自杀性的亏损行为。而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格雷欣总结的——“劣币和良币(等价不等值的两种货币)绝对不能同时参与流通。否则劣币必定会驱除良币(从而导致资本外流)”。
后来格雷欣因为他的这封信受到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重用,他在信中提到的这个规律也流传于世间。300年后的1858年,英国经济学家亨利·邓宁·麦克劳德(Henry Dunning Macleod, 1821—1902)撰写《政治经济学要素(The Elements of Political Economy)》,将这个规律写入书中,称为“格雷欣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