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比较有权威的史书《史记》,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说过,算是一部很伟大的书,写书的是司马迁,为了成书,他忍了常人不能忍的羞辱完成了此书,据说是司马迁为了史料真实,他实地求证还跑遍了全国各个地,他的精神值得现在写书的人学习。
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官方的史书一般都是给帝王将相、王公贵族写的,但是,司马迁的《史记》也给不少平民百姓立传,记载了不少关于一些平凡人的事情。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成语就是出自史记里《孟尝君列传》中的,这一篇中记载了不少关于一些孟尝君和他门客的故事,其中就有今天我们要说的“鸡鸣狗盗”的故事。
在说鸡鸣狗盗这个成语之前,我们要解释一下门客是怎么一回事。
门客也叫幕僚,最早开始在春秋时期的王公贵族之间就流行,这些贵族养门客主要的目的就是互相攀比,培养自己家的势力。那个时候,谁家里养的门客多那就表示谁的地位高,谁家里有钱,因为这些门客是要拿工资的,有时候不干事情但是照样也要拿工资。
非常出名的有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这4位公子的门客,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
而这里的门客其实与家奴还不相同,门客属于一种自由人的身份,他类似于雇佣关系,也就是说主人给门客工资,门客才替主人办事,当然也有那种只拿工资不干事情的,这么一讲有点像类似于今天的公司形式。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鸡鸣狗盗的主人公,就是四大公子之一孟尝君的两位门客。
孟尝君是齐国公子,他的父亲叫田婴,是齐威王的儿子,这个田婴前前后后生了40多个儿子,由于儿子太多了,因此当孟尝君的母亲生下他的时候,田婴说这个孩子不要养了,对孟尝君是一脸的嫌弃。
但是孟尝君的母亲虽然是田婴的小妾,但他敢于违抗了田婴的话,也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于是她偷偷的把孟尝君养大。
由于是偷着养大的,因此孟尝君长大后可能还没有见过父亲,但毕竟是亲骨肉父子还得相见吧,于是他的母亲通过其他兄弟把他引荐给田婴,父子终于相认。
这里很多人就好奇为什么他的父亲不要孟尝君呢?是养不起了吗?当然不是。原来孟尝君是5月生的,田婴觉得5月生的孩子将来长大之后长得会像门户一样高,会祸害自己的父母,虽然这个理由太过于迷信,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
孟尝君原本就被父亲看不起,可他为什么还能有实力养这么多的门客呢?到这里,很多人就会有这个疑问,我们来看看孟尝君的出身。
原来,孟尝君是齐国人,原名田文,他的爷爷就是齐威王,因此他可是齐国的宗室贵族,所以有钱是不在话下,自然就养得起3000多人的门客。
孟尝君长大后,一直不被父亲田婴看好,觉得他就是一个祸害,为此没有把他当回事,但是有一次,孟尝君因父亲在相位而不谋相事就给父亲了一点建议,为此,父亲才对他刮目相看。
他这样对父亲说,作为齐国的丞相,理应为齐国做点事情,而不是在任期间,自己家富裕了,国家还没有一点点变化,田婴听到了这番话,顿时如雷贯耳,没想到这小子还有这般见识,随后便把家中接待宾客的事情交给孟尝君打理,这也就是他后来能三千多门客的来源。
这就是孟尝君与众不同的地方。
孟尝君与其他三大公子不同的是,他对门客来者不拒,只要你有一丁点本事,都可以来,兼容并收。于是天下人都听说孟尝君此举,都跑来当他的门客。
这些人当中有两个人,因为没有过人的本事而被众多宾客笑话,想想也是,一个只会学狗叫,一个只会学公鸡叫,能不被被别人嘲笑吗!
尽管这两个人的才能有点拿不出手上不了台面,但是孟尝君也没有因此而瞧不起他们,反而让他两个也做了门客。
当然孟尝君并不是特殊照顾他们两个,孟尝君对于来投奔的门客,有才能的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没有才能的也分给财物,并提供食宿,可见孟尝君对门客的包容态度。
虽然这两位技能不咋地,到那时关键时刻还是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有一次,孟尝君作为使者出使秦国,由于孟尝君太出名了,以至于秦昭王想让他在秦国当国相,但秦国的大臣们却不同意。
一来是这些人靠考虑到自己的乌纱帽,一方面是害孟尝君对秦国不利,反正就是不同意,可是人家孟尝君也不想留在秦国,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想走也走不成,因为这时候的他已经被软禁起来,恐有杀身之祸。其实秦昭王是想杀了他,秦国的大臣们也建议秦昭王这么这样做,完全就是不为我所用,休教他人用的样子。
于是孟尝君和他的门客都想着怎样逃出秦国,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秦昭王虽然是个国君,但是害怕他的一个妃子,十分听那位妃子的话,同时这位妃子十分喜欢狐白裘,而刚好齐国就有,但是恰巧这件衣服被孟尝君已经送给了秦昭王。
孟尝君的策略是,通过用狐白裘贿赂那位妃子,然后让那位妃子说服秦昭王放了他们。听起来是一个不错的计划,但是现在面临着一个困难。
他需要有人找到这件狐白裘,并设法偷出来,这方法虽然很简单,但是要知道,在人家秦王宫里面偷东西,这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就在这时候,他的那位门客说话了。
说话的就是善于偷盗的门客,他说:“我可以把那件狐白裘偷出来”,还没等孟尝君反应过来,这人已经出去了。果不其然,这件衣服被他偷了出来,献给了秦昭王的宠妃,于是这位妃子说服了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答应两天后送给他回齐国。
但是,孟尝君等不了两天了,他立即连夜出逃,快马加鞭地到了函谷关天还没亮,天不亮鸡不叫,按秦国法令,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城门,于是他们又被挡在了函谷关。
就在大家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忽然听见几声"喔、喔"的公鸡声,接着,附近的公鸡都开始叫起来了。大半夜的鸡怎么会叫呢?
原来叫的是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不是公鸡,他擅长模仿公鸡叫,这才能在半夜听到鸡叫,而公鸡是只要听到一声叫就立刻会跟着叫起来。秦国的守城士兵一听有鸡叫,还以为天亮了,就开了城门,孟尝君一行人匆忙的离开了秦国,一路向东,回到了齐国。
两次有惊无险,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的两位门客成功的逃回了齐国,而那些自称为读书人的门客却没有办法应对这两次危机。
虽鸡鸣狗盗比喻一些卑微的技能,或者一些不务正业的人,但这一次孟尝君确实是没有白养他们两位。我想孟尝君正是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加以引导,这才让这两个人发挥出了此自己的长处,与其说是这两位救了孟尝君,倒不如说是他自己救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