嗲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诡辩论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如何应对?)

日期:2024-07-10 13:30:28     浏览: 100


01 诡辩的本质

这就是诡辩的“威力”。

在西方哲学史上,黑格尔可以说是第一个对诡辩论做出系统性批判的哲学家。

他曾经指出:

“诡辩这个词,通常意味着以任意的方式,凭借虚假的根据,或者将一个真的道理否定了,弄得动摇了;或者将一个虚假的道理弄得非常动听,好像真的一样。”

黑格尔的这段话,揭露了诡辩有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特点。

诡辩不同于武断,武断是没有理由地下结论,人们一听便知道是强词夺理。

比如有人说:“我一看他就不像个好人。”

而诡辩者在论证观点时,会拿出或多或少的理由或根据,所以,从表面上,他们能够迷惑一些人。

诡辩,或者说诡辩论,是一种论证方法,它的根本特点就是歪曲地对观点进行论证。

诡辩外表上好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实际上违反了逻辑规律,做出的是似是而非的推论。

02 诡辩的常见手法

诡辩之所以难以破斥,是因为它有很多的诡辩手法。了解这些手法,对于我们对付诡辩者有很大的帮助。

1、含糊其词

含糊其词是说诡辩者故意把话说得模糊不清,不给出确定的说明,利用语言的模糊性,让我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去下判断。

我们来看一个男女相亲的例子。

媒人给一对男女说媒。

她对那个女的说:“这个男人过日子是一把好手。”

女的听了很高兴,同意相亲。

媒人又对那个男的说:“这个女的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嘴不严。”

男的觉得女人爱说点闲话也不是什么大毛病,所以也同意相亲。

当两人见面时,女的发现男的一只手有残疾,而男的也发现女的嘴是兔唇。

两个人都非常生气,埋怨媒人不应该骗他们。

媒人却说:“我早就清楚地告诉你们了,一个是‘一把好手’,一个‘有点嘴不严’”。

这个媒人看似什么都说了,又什么都没说。她在介绍各自的情况时,故意利用语言的模糊性,让这一对男女下了错误的判断。

当然,并非所有的含糊其词都是恶意的,有时候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王安石的儿子王元泽才数岁时,有客人在一只笼子里装了一只獐和一只鹿来问他:


“何者是獐?何者是鹿?”


王元泽根本不认识这两个动物,它琢磨了半天才说道“獐边是鹿,鹿边是獐”。


客大奇之。

王元泽的含糊其词并非是恶意的,相反体现了他的思维敏捷。

应对方法:

当我们遇到恶意的含糊其词时,面对含有歧义或模糊的话语,一定要多问几句话,明确这些话语所代表的真实内容。

尤其是当某些模糊的话语会给我们带来较大的影响时,比如谈判,我们必须要跟对方明确话语的真实内容,以免给我们的带来损失或困扰。

2、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是说诡辩者故意用另一个概念代替正在讨论的概念,从而制造概念混乱。它是违反同一律要求的一种逻辑错误。

我们在沟通时,必须遵守一个基本原则——同一律,也就是前后提及的概念必须保持同一。

“人已经存在几百万年了,而你没有存在几百万年,所以你不是人。”

这句话就是在偷换概念,即前一个“人”指的是作为物种整体存在的“人类”,而后一个“人”指的却是作为生命个体的“人体”。

我们再举一个偷换概念的例子。

余华的著作不是一天可以读完的,《活着》是余华的著作,所以《活着》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前一句中“余华的著作”指的是余华所有的著作,是一个集合的概念。

而《活着》是余华的著作之一,是单体概念,与集合概念并不等同。

类似的例子还有:

中国人是是伟大的,我是中国人,所以我是伟大的。

甲:你们通宵达旦,吵吵嚷嚷地打麻将,影响别人休息。


乙:影响别人,又不影响你。

应对方法:

对于偷换概念这一诡辩手法,学好同一律就是最好的武器。

3、以人为据

以人为据是说诡辩者通过对某个人品质的评价来对这个人的论点进行肯定或者否定。说白了,就是“对人不对事”。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老百姓是否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有人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引用了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和珅说过的一句话:

“这百姓哪懂什么大是大非,只要所杀之人比他们地位高,身价大,他们就暗喜。今天皇上杀了王亶望,杭州百姓欢呼,若那明个杀了纪大人,杭州百姓照样欢呼。”

这就是典型的犯了“以人为据”的错误。

和珅说的话就一定对吗?况且真的是和珅说的吗?

其实在写作中,很多作者都喜欢用“名人XXX说过”的内容,包括我自己也这样,现在想想,名人说过的话就一定是对的吗?

我们可以引用名人的话,但不能不经过思考,就随意拿它来当做我们的论据。

应对方法:

孔夫子曾说:“我们不能因人废言,要做到就事论事。”

我们要培养自己就事论事和注重事实的思维,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丰富自己的知识,避免落入他人设置的以人为据的陷阱。

4、偷换论题

偷换话题是说双方在沟通过程中,一方把原来需要论证或沟通的话题换成了另一个不相干的话题,从而避免了对原话题进行论证或沟通。

如果某人是出于某种目的故意偷换话题,这就是诡辩了。

甲:我比你长得高。


乙:你再高能有姚明高?

明明是甲和乙在比较身高,乙却把论题转移到了甲和姚明身上。

甲:我认为减肥的人不应该摄入糖分高的食物。


乙:我觉得吧,减肥应该加强锻炼。

加强锻炼确实对减肥很重要,但是甲跟乙现在聊得是高糖食物对于减肥的重要性。

甲:读书对一个人很重要,能够提升人的认知和视野。


乙:实践对人的成长也很重要。

甲只是在讨论读书的重要性,并没有说实践不重要,乙偷换了正在讨论的话题。

一般来讲,当对方悄悄转移或偷换话题后,我们经常会不自觉地进入了新话题的讨论,这样就落入了对方的圈套。

应对方法:

我们要有意识地聚焦于原来的论题,当发现论题被偷换时,要再一次说明自己的话题是什么,要求对方回到原来的话题上。

至于其他的话题有没有必要讨论,要等到原来的话题讨论清楚再做决定。

5、虚假预设

预设,就是预先的假设,是在人际沟通中,双方必须共同知晓与认可的信息,也就是必须是沟通双方所共有的背景或无可争议的信息。

比如,我们讨论说“某大学是否是重点大学”,不管结果怎样,有一点是我们共同认可的,那就是这所大学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是预设。

真实的预设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沟通对话成立的先决条件。

当对话中的预设是回答者根本不具有或不能接受的,却被提问者故意隐含在问句中,就是虚假预设的诡辩。

比如,当有人问你“你这么傻,你父母知道吗?”“你这么傻”就是虚假预设,不管你回答知道不知道,结果都对你不利。

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许多隐含有虚假预设的问句。

在某次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曾有一道综合素质题: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中,哪一位是女性?”


当那位参赛选手“猜”了一个尚小云后,却被告知答错了,正确答案是“没有女性”。

在这个例子中,提问者显然是提供了虚假的预设:在四个人中,有一位是女性。

应对方法:

当诡辩者利用虚假预设向我们提问时,不要着急回答问题,而是首先就预设的真假进行判断。

如果我们能有效地证明预设是假的,那么回答这个问题也就没有意义了。

03 写在最后

在生活与工作中,我们无时无刻都在与他人打交道,进行信息的交换和思想的交流。

有些人善良、逻辑性强,跟他们对话,让我们如沐春风,收获颇多。

但有些人要么别有用心,要么有很强的好胜心,非要在言语上战胜他人,稍有不慎,他们就可能发展成为诡辩者。

诡辩者有他们自洽的逻辑,再加上会拿出或多或少看似正确的“理由”或“根据”,会让我们虽然感觉不对劲,却又哑口无言,”有苦说不出“。

为了不再被“忽悠”,不再被“欺负”,我们要了解常见的诡辩手法,以及应对策略,同时还要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认知能力,丰富科学知识,以及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 双十一保价是什么意思(双11的保价从何而来)

    双十一保价是什么意思(双11的保价从何而来)

  • 五险一金指的是哪五险哪一金,现在终于清楚明白是什么了

    五险一金指的是哪五险哪一金,现在终于清楚明白是什么了

  • 移动2g网络会停用吗(2G/3G网是非退不可吗?)

    移动2g网络会停用吗(2G/3G网是非退不可吗?)

  • 古代皇帝的名字大全(最杰出的10个皇帝)

    古代皇帝的名字大全(最杰出的10个皇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