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朝中叶左右)出现的一种信用制度。它最初主要是作为货币兑换,然后逐渐演变为存款处理和兑换。古代称为“钱庄”。
我国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有货币兑换,而兑换业务自西汉时期就已出现。明英宗正统时期(1436年—1449年),明朝纸币贬值,政府放松了白银的使用禁令,银币公开流通。后世,由于私钱品种繁多,铜钱重量、成色不同,私钱与白钱的比价差异很大,多种多样,易货贸易业不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铜币兑换的金融组织,称为钱庄,又称钱铺、银行、兑换店、钱铺、钱台或推钱人。
从钱铺发展到银行开始,很多银行并不只是简单地兑换货币,往往还从事经济的其他部门。例如,据说乾隆统治时期,上海银行的创始人就在南市古镇开设了炭栈兼的货币兑换业务;钱业鼻祖在宁波市称“坊七”,原是鞋匠的地方;而南京、九江的银行都有人“同时从事彩票业务”。合同内容包括“服装店经营者”;南昌、上海的一些银行也有大米业务,因此也被称为金融米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