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这古老的发祥地,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黄土高坡,又名黄土高原,也是中国的四大高原之一(还有,青藏、云贵和内蒙古高原)。翻开中国地图,你会看到这片由太行山、秦岭和古长城合围而成的区域。
这块总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仅横跨7省,也覆盖着地球上70%以上的黄土,黄土层平均厚度约为50~80米,最厚之处可达400余米。
从这厚重的砂砾堆积地质历史,你或许也读懂了黄土高原那漫长的历史,2200万年前开始,自家兄弟青藏高原的隆起,彻底阻隔了来自于印度洋的水汽,不仅让中国西北新疆多地直接陷入干旱、大片大片的土地化为沙漠,强劲的西北风更卷起了沙漠的沙子,一路狂飙至黄土高原所在区域。
同时,也因为太行山、秦岭的阻隔,风速减缓,砂石沉淀!特别是260万年前,这个沉降效应愈演愈烈,小小沙粒就在这片大地堆出世界最独特的厚厚黄土。
原本的开阔平坦的平原被堆成了塬;原本起伏不定的丘陵,被堆积成长条状的墚。那些小小的山尖,被裹成圆锥形的峁。这些塬、墚、峁相连成片,然后再加上漫长岁月里,风水的侵蚀,千沟万壑的独特黄土地貌就此诞生了!
同时,由于黄土是一年又一年的沉积而成,所以黄土层具有很好的直立性,且土体比较疏松,当地居民挖起洞来,也比较方便,所以这里的特色建筑“窑洞”,也应运而生了!但也由于其本身,基本都是沙尘堆积而成,不像别的高原那样“坚固”,结果遇水就垮,流水冲刷下,整个山体被剥蚀掉,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那凶猛的无定河,为啥叫无定河呢?是因为它多段流域,河水肆意改道,随性而流,几乎是行无定所,甚至在广阔的黄土上,切割出比河面宽上数十倍的河道,从这个角度来看,那它还有比“无定河”更贴切的名字么?
当然,“一石水、六斗泥”的黄河,也同样得益于此,拐出世界闻名的“5个大S”,也充分说明了黄土高原的无奈的。
再加上夏季雨水的侵蚀,42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就变得更加千沟万壑。有人会很稀罕:不是说好不咋下雨么?可事实上,老天真的很奇葩,一年难得的降雨,它全给集中在夏季,而且要不不下,一下就是暴雨,瓢泼大雨往往还形成洪峰,因为来得太急了,土地还没来得及吸纳呢,就连着泥裹着砂被它冲得支离破碎。
不过,人类刚刚来到这的时候,那时候的黄土高原,远远没有今天这么惨!
据考古资料,黄土高原最早出现人类的影子,大概是163万年前,而到了公元前5000年,人类的足迹,也几乎遍布黄土高原,而最具代表的是仰韶文化。
其实,近代的考古研究,人们对黄土高原的远古认识,是从发现恐龙化石开始,但后来随着河南三门峡地区的仰韶村彩陶器的出土,人们慢慢认定了,这或许就是华夏民族中“三皇五帝”中的炎、黄部落,最鼎盛时期的所在地。
很显然,它是中华文明的古老发祥地之一!
越来越多的遗址出土,让我们似乎穿越时光,回到了8000多年前,在华夏大地上,凭借着发达的农业、华夏的先民们,已经发展出远超其他地域的先进文化,妥妥被称为古亚洲最发达的“经济文化中心”。只可惜,那时候的交通太落后了,这个中心,影响力还是被地域所限!
或许那时候的炎黄祖先们,从没想过几千年过后,黄土高原曾经最繁荣的土地,居然会是最苦哈哈的地方之一。
黄土高坡到底有多苦?为什么这么苦?
土地贫瘠之苦
吐槽它土地有多贫瘠,其实不用那么多废话!我们直接看看这片土地,在全国耕地中所在的质量等级。
早在2012年底,我国农业部,对全国耕地进行了一次科学的摸底调查。统计出,那时候全国一共有18.26亿亩耕地,而其中5.10亿亩,被评为基础地力相对比较差的,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27.9%,位列7~10级(1级肥力最好,10级最差),可黄土高原不仅所有的耕地都在这个范畴,且还是位列8~9级。
造就这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黄土高原的耕地类型,基本都是以旱地为主。哪怕是位于半湿润地区,其水源也不是很充足,所以无论是平耕地、坡耕地或修建的梯田(旱田),都是旱地为主,大多数只能种种谷子(小米),其他的经济作物,也很难有什么作为。
而这里的人口又不少,可粮食亩产量又极低,为了满足更多的口粮需求,人们就只能尽量多开垦土地。可是,越开垦越多,水土流失越严重,环境就越是恶化,被剃成“光头”的山岭也就越多,可产量还是无法保证,人们又想法子去砍树开荒,如此恶性循环,使得大家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上......
所以,很多农民无奈呐喊:土是挺厚的,可总是只有黄土,树却越长越少!可是,大家或许并不记得,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高达53%,可自从秦汉以来,强盛的农耕王朝就在这片土地反复出现,每一次王朝的兴起,都会大肆搞一次植被大破坏。
秦朝,北修长城、屯田开荒,森林覆盖率降至42%;唐宋时期,大兴土木,采伐黄土高原上的木材,森林覆盖率再降至32%;到了明代,军民屯垦,自此之后,长城沿线再也找不到成片的森林;到了清代,更狠直接推行垦荒奖励,森林覆盖率,降到历史极值:4%!
而林木的大量消失,不仅让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原本就有沟谷不断加宽加长.....这也造就了黄土高原的第二个苦难的开始!
行路之苦
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就让那些直线距离,看起来并不远的地方,变成如同牛郎织女一样苦恼不已!
所以,陕北民歌,有那么熟悉的一句:一个在那山上呦,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个话话哎呀招一招个手... ...
实在没法子,只能扯着大嗓门喊了,或许情歌对唱的风俗,也是这味!
但现代的人都知道,要致富先修路,哪怕基建狂魔如今天的中国,面对黄土高原的坑坑洼洼,松散土质,修路成本,同样让人苦恼不已。
战争之苦
可虽然土地贫瘠、山路崎岖难行,可丝毫不妨碍它成为战略要地!特别是扼守中原、华北平原的必经之地。在历史中,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这里激烈地碰撞在一起。从秦代开始,一直到明清时期,修筑的万里长城,就是最好的战争洗礼的证明。
几乎每隔百年,黄土高原都经历一次生灵涂炭,就如无定河边上那句流传千古的诗词: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片黄色的土地上,浸泡着无数人的血泪与战争记忆。
灾害之苦
比起战争之苦,更让人糟心的是环境恶化后,带来的自然灾害!除了,每年固定而来的夏季洪水、秋冬季节凛冽西北风带来的黄沙风侵蚀、还有旱灾和蝗灾。
据史料记载,从7世纪的唐代开始,一直到上世纪的民国时代,光有记录的大旱灾就有236次,几乎每6年就来一次。而同时,地震灾害,也是密集区域之一,从元末明初开始,整个中国地域,有记载的17次8级大地震,其中有6次就发生在黄土高原。
天灾人祸之下,这片土地熬受着远比其他地域更艰难的穷困之苦。而且这状况,从秦汉到明清,几乎每况愈下,史料中有一位清朝官员就提笔感慨道:天下之民,莫穷于延!
该拿什么来拯救它
黄土高原的苦难日子,也练就了这里的独特的倔强。比如,中国红色革命的燎原之势,就从这里燃起!
苦难的过去,也让人们知道光指着老天爷,它绝不会赏饭吃。要改变穷困苦日子,逆转千百年来,祖辈由于短视曾对环境所施下的破坏,必须从今天一点点地为“善”做起。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防止水土流失,加大植树造林,让黄土高原的环境生态恢复它该有的绿意!这或许,就是重新唤醒它曾经的郁郁生机,必须要扛过去的那道坎。
我们必须深深铭记它曾经历过的所有苦难,咬着牙,还回它那片原本该有的样子——青山绿水,实现人与环境的真正和谐共存!或许,我们的子孙后代们,会感慨咱今天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