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股市?
股市,也称为股票市场或证券市场,是一个金融市场,它允许买卖上市公司的股票。股市的主要功能是为公司提供筹集资金的渠道,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和交易股票的机会。
股市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公司提供了资金,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机会,同时也是衡量经济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股市投资存在风险,投资者在进入市场之前应该充分了解相关的风险,并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出投资决策。
简而言之,股市就是公司要筹集资金,所以找到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让投资者来认购,然后把筹集到的资金拿去扩大发展,投资者也自然成为了公司的股东,拥有了股东权益。股票是公司发行的一种所有权凭证,代表持有者(即股东)对公司资产的所有权和对公司决策的投票权。投资者拥有的股票,可以在市场上流通买卖。

投资者在行情版面前注视
二、股市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1、投资机会:股市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投资者可以购买公司的股票,从而分享公司成长带来的收益。
2、资本增值:长期来看,许多股票市场都能提供资本增值的机会,即投资者购买的股票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
3、分红收入:许多上市公司会将部分利润以分红的形式分配给股东,这为投资者提供了额外的收入来源。
4、流动性:股市提供了较高的流动性,投资者可以相对容易地买卖股票,这使得资金的进出更加灵活。
5、分散风险:通过投资不同的股票或股票基金,投资者可以分散投资组合的风险。
6、经济增长的反映:股市通常被视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健康状况的晴雨表,股市的表现可以反映经济的活力和增长潜力。
7、企业融资:对于企业来说,股市提供了一个融资渠道,公司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用于扩张、研发或其他业务活动。
8、就业机会:股市的活跃可以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9、创新和创业的激励:股市为创新型企业和初创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鼓励了创新和创业活动。
三、中国股市的历史是怎样的?
中国股市自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起,经历了多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和里程碑事件,以下是其历史的简要概述:
1、初创期(1990-1995):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正式成立。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1992年,中国证监会成立,全国性资本市场开始发展。
2、快速发展期(1996-2000):1996年,股市疯涨,管理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打压股市,包括著名的“十二道金牌”。1997年,上调印花税,进一步调控股市。1999年,实施“证券大法”,股市应声大跌。
3、股权分置改革期(2001-2005):2001年6月,国务院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暂行办法》,后因市场反应强烈而暂停。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启动,解决了国有股流通问题,为股市发展奠定了基础。
4、大牛市与调整期(2006-2008):2006年至2007年,A股市场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牛市,上证指数一度达到6124点的历史高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A股市场出现大幅下跌。
5、市场复苏与创新期(2009-2013):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正式开市,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融资平台。2010年,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启动,股指期货上市,市场工具更加丰富。
6、国际化与多层次市场建设期(2014-2019):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启动,深化了内地与香港市场的互联互通。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7月22日首批公司上市,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新阶段。
7、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期(2020至今):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迎来30周年,总市值超过70万亿元,投资者开户数超过1.6亿户。2020年,新《证券法》实施,大幅提升了市场违规违法成本。
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机会,同时在不断改革与创新中逐步成长为全球重要的资本市场之一。
四、中国股市的分类有哪些?
中国股市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分类方式:
1、交易所分类: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包括主板(沪市主板)和科创板。

上海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深交所):包括主板(深市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

深圳证券交易所
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主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

北京证券交易所
2、板块分类:
主板:也称一板市场,突出“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沪市主板股票代码以600、601或603开头,深市主板以000、001、002、003开头。
中小板:主要服务于即将或已进入成熟期、盈利能力强的中型民营企业,股票代码以002开头。
创业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股票代码以300开头。
科创板:以“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为核心目标,专注服务“硬科技”,股票代码以688开头。
北交所:主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股票代码以8开头。
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属于场外市场,股票代码以400、430、830开头。
3、股票类别分类:
A股:人民币普通股票,由中国境内公司发行、上市,境内机构和个人以人民币购买交易的股票。A股的代码通常以600、601、603、300、000、002打头。A股实行"T+1"交割制度,有涨跌幅(10%)限制。
B股:人民币特种股票,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交易,在中国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B股的代码以900打头。B股市场于1992年建立,2001年2月19日前仅限外国投资者买卖,此后对国内投资者开放。B股实行"T+1"交易,"T+3"交收,涨跌幅限制为10%。
H股:在大陆注册的,在香港上市的外资股,认购和交易均用港币。港股的代码是5位(08年以前是4位),如中国平安(02318)。H股实行"T+0"交割制度,无涨跌幅限制。
N股:在中国大陆成立注册,并在纽约上市的外资股。N股的交易使用美元,实行"T+0"交易,"T+3"交收规则,最小的价格变动单位是1美分。
S股:在中国大陆成立注册,并在新加坡上市的外资股。S股的交易使用新加坡元,实行"T+0"交易,"T+3"交收规则,最小的价格变动单位是0.01坡元。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分类,如A+H股,指的是既在中国内地上市也在港股市场上市的股票,这类公司往往实力雄厚,很多都是大型央企。AH股比价是衡量一家上市公司在陆港两地估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4、行业分类: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上市公司的经济活动被分为门类、大类和中类三级。例如,A农、林、牧、渔业;B采矿业;C制造业;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共19大类,及二级90小类。
5、概念板块分类:概念板块分类多样,包括地域分类(如上海板块、雄安新区板块等)、政策分类(如新能源板块、自贸区板块等)、上市时间分类(如次新股板块等)、投资人分类(如社保重仓板块、外资机构重仓板块等)、指数分类(如沪深300板块、上证50板块等)、热点经济分类(如网络金融板块、物联网板块等)。
6、业绩分类:
蓝筹板块:业绩稳定、市值大、行业地位稳固的公司。
ST板块:指那些被特别处理的股票,通常因为公司经营业绩不佳。
7、其他分类:
中特估板块:涉及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价值挖掘、价值回归等,政策驱动的板块。
五、中国股市的参与者分类有哪些?
1、按主体性质分类:
国家:也被称为“guojia队”,包括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如中国证监会)、行业自律协会(如证券业协会)、交易所(如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等,它们主要负责监管和提供交易平台。
机构投资者:一般称为主力,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养老金、信托机构等。这些机构通常拥有专业的研究团队和较为成熟的投资策略,注重基本面分析和风险控制。
个人交易者:也称为散户,是个人性质的股票交易者。他们通常交易行为较为短期化,容易受到市场消息和情绪的影响,信息获取渠道相对有限。
2、按交易风格分类:
投资者:主要根据市场长期趋势与个股基本面拟定交易决策,以公司财务报表为分析起点,评估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主要盈利来源为股票价值增值与股息红利。
投机者:主要根据市场价格波动拟定交易决策,采取技术分析方法,推测未来一段时间的股票价格运行,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交易策略,主要利润来源为波段价差。
赌博者:交易没有明确的原则和依据,可能对各种投资理论不熟悉,跟着感觉走。
3、按市场角色分类:
上市公司:股票的提供者,是股票市场的基石。
机构交易者:包括社保基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他们是非个人交易者,有些机构交易者可能因资金、信息、人力、技术上有优势而被称为“庄家”。
主权财富投资基金:由国家财政出资设立,一般为独立于央行与财政部运行的公司实体,承担国家外汇的保值增值工作。
4、按持股市值占比分类(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
一般法人:持股市值占比最高,为45.89%。
个人投资者:次之,为29.29%。
外资:持股市值占比4.67%。
境内专业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市值占比为20.23%,其中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不含通过基金持股)、养老金持有流通股市值比重较高,依次为7.82%、3.65%、2.82%、1.92%。
这些分类反映了中国股市投资者的多样性,从个人散户到各种机构,每个群体都有其独特的投资风格和市场影响。随着市场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比例正在逐渐增加,市场结构也在逐渐发生变化。